1945年9月,抗日战争的胜利令华夏大地沸腾。
就在此时,中共中央一纸命令如雷霆万钧,打破了林彪的计划。
刚刚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司令员的他,正准备麦田间的晨曦中出发,却突然接到新的指示——掉头前往东北。
这一变故令林彪一愣,虽然心中暗自不快,但他既然身为将军,自是得戒骄戒躁,迅速调整心态,继续出发。
途经河南时,连日的细雨让人倍感潮湿,衣服发霉、心情也随之阴沉。
正当林彪暗想漫长的征途时,他突然被冀中军区的领导热情接待,饭菜热腾腾地摆在餐桌上,让他忍不住赞许。
可就在林彪稍感宽慰时,意外的争吵声却传入耳中。
您想见首长,必须先预约!
警卫员的声音格外坚定。
我想见林司令,怎么还要等?
他肯定会接见我的!
一个粗犷的声音高声反驳,在院子外激烈争辩。
林彪的眉头微微皱起,心中不悦,他大喝一声:搞什么名堂?
警卫员屁颠儿跑到他面前,战战兢兢地解释道:首长,外面有位八路军团长想要见您。
林彪听后先是一愣,随即问道:他叫什么?
叫李德才,是个老红军,自称‘土佬’。
警卫员的声音带着一丝敬畏。
听到这个称呼,林彪的面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,继而又浮现出一丝少见的笑意,他立即命令人将李德才请入。
土佬,这个绰号在军界几乎无人不知,李德才从江西萍乡走来,年轻时因厌倦农田里的单调生活,毅然选择了参军。
他虽然心中存有畏惧,却也明白,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才是最让他恐惧的。
参军后的李德才,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机枪班的成员。
他的身材高大魁武,而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较量后,自然成长为部队中最优秀的机枪手之一。
在中央红军的长征中,他的机枪声成为队伍前进的伴奏。
在强渡大渡河的那一役,他更是身手不凡,和其他勇士并肩作战,最终打下了和平的基础。
历经艰险,李德才名声在外,而随着时间推移,他这个土佬却也暗藏了一份不为人知的智慧。
近年来,李德才作为冀中军区75团的团长,生活有些不顺。
他目睹部队装备老旧,士兵素质不齐,心中暗自焦虑,常对政委埋怨:这支队伍根本不像正规军。
就在此时,他得知林彪将经过他的辖区,心中别提多激动,决定亲自去见老领导,借此请求一些武器装备。
所以,当他在外喊着我想见老师长时,愈是冲突愈激烈。
终于,李德才在一声怒喝之后,迈进了林彪的小四合院。
老师长,我真想见您!
他进门后直截了当,毫无顾忌。
林彪看到他,顿时面露亲切,问道:你不是去东北吗?
李德才却摇了摇头:我不去,听说东北寒冷得很。
为了不让撒尿时还得带根棍子,我还是留在这里吧。
面对顿时的气氛,林彪心中无奈,转而微笑着说:别听那些谣言。
接着,李德才便坦陈来意:首长,我想要些武器装备。
林彪看着他,几不可察地叹了口气:我没法给你武器。
李德才一愣,可他并未打算放弃,反而灵机一动。
正好此时有一些老战友走了进来,林彪朝他们挥手:别找我,找他们去吧。
李德才随即构想出了一个奇妙的筹码。
他开始对经过辖区的部队展开征收,口口声声声称林总都同意支援我了,谁从我的地盘上走,都得留下些买路钱。
这一招正中下怀,一些老战友竟也见怪不怪,纷纷留下些武器,最终李德才纳入囊中的武器竟达到了50挺机枪。
当消息传到林彪耳中,他只是轻抚着下巴,嘴角上扬,苦笑道:这个土佬,真会发财呀!
不远处,有人偷偷炸开了锅。
李德才的机智与勇气,似乎在这一瞬间变得清晰可见,然而这位土佬的故事,却只是刚刚开始。
